有穆里尼奥,有瓜迪奥拉,有“上帝”伊布,有史上最贵博格巴,有夏季转会热炒铺垫,有令人心潮澎湃的包装宣传,还有亚洲、美洲球迷合适的看球时间点——这样的曼市德比,必然引爆全球。不知道国家德比会不会感到竞争的压力?
名帅斗法几度反转! 狂人扭转局势逼瓜帅摆大巴2015-16赛季曼联排名英超第5,曼城位列第4,若是在前一两年,曼市德比不过是菜鸡互啄,范加尔的无聊足球,佩莱格里尼的墨守成规,会让球迷急得直跺脚。不过穆里尼奥、瓜迪奥拉两大名帅来了,曼市德比的档次和含金量至少提升两档。如果简单概括瓜穆第17次对决的话,那应该是踢得精彩,看得过瘾。瓜迪奥拉高举传控足球大旗,席尔瓦、德布劳内、诺利托、斯特林的小灵快攻击线,穿梭在曼联4后卫和博格巴+费莱尼的空当之中。席尔瓦和德布劳内成为肢解曼联防线的利刃,席尔瓦位置略拖后,娴熟脚下技术的他,面对凶狠逼抢总能化险为夷。席尔瓦聪明的牵制和调动费莱尼,比利时大个子像牵线木偶人一样,完全被席尔瓦控制;德布劳内像一颗钉子插入布林德和博格巴之间,成为曼城进攻中最具威胁的点。喜娃和丁丁的功能,好比是哈维和伊涅斯塔,一个掌控大局,一个加快节奏,曼联被他俩牵着鼻子走。前40分钟,曼联都没能在曼城禁区内触球。瓜迪奥拉的压迫打法,将战火烧到对方半场,这让穆里尼奥的曼联疲于招架。你闭上眼睛,都能想象这样的画面:从布拉沃到斯通斯,再到席尔瓦、德布劳内,曼城的传球层层推进,曼联一群高大威猛的汉子,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。德布劳内游弋在前场腹地,忽而骚扰布林德,忽而带走博格巴,进球就这样产生了。科拉罗夫斜线60米长传,伊希纳乔绕到拜利身前头球后蹭,德布劳内凌空一挑,顺势过掉布林德,单刀推射建功,贯穿近百米,3次触球,简单粗暴。这不像瓜迪奥拉的风格,但从战术安排来看,打蛇打七寸,最有活力的德布劳内,专打最弱的布林德,就是这么有效果!瓜迪奥拉的坚决之处在于,找准对手最弱环节猛打,布林德无疑就是这个软肋。曼城第2个进球,后腰费尔南迪尼奥在禁区弧顶传球,斯特林禁区内停球过大,拜利解围不远,德布劳内禁区右肋拿球,闪出空当后低射远角,球打在左立柱上弹回,无人防守的伊赫纳乔补射破门。越位了吗?没有,看看远端底线处的布林德拖在最后面。布林德这锅甩不掉,在未能封堵德布劳内之后,荷兰人接下来应该迅速冲入自己的防区封堵伊希纳乔,而不是在底线处慢悠悠的散步。“盲人”布林德两次眼神防守,成全了曼城的两个进球。穆里尼奥当然也看出问题所在,拉什福德、埃雷拉替补出场,换下姆希塔良和林加德,费莱尼和埃雷拉双后腰,博格巴被推上10号位,鲁尼居右,拉什福德在左。狂人想出什么破解瓜式控球的招数呢?没错,猛扑布拉沃!一旦皮球在布拉沃脚下,曼联迅速组织高位逼抢和压迫,封锁布拉沃的出球点。第55分钟布拉沃秀脚法想扣过埃雷拉,结果装X失误,险些被鲁尼断下。看上去,是布拉沃玩心太大怒刷存在感,但再仔细分析,布拉沃近距离的出球选择点全部被封死,又不能盲目开大脚,智利国门想扣过埃雷拉,寻找新的出球点。所以你看到的是布拉沃的失误,但本质上,是穆里尼奥修正战术之后带来的积极效应。下半场的布拉沃被逼不断长传,数据显示,智利国门一共18次长传,只有5次成功。曼联找到节奏的标志,就是逼迫布拉沃长传。当比赛进入拼身体、拼速度、拼头球的阶段时,曼联占据上风。拉什福德和博格巴用速度、身体优势不断形成1V1的冲击,费莱尼也杀入禁区作为高点。曼城失去绝对的控制力,场面有些被动。瓜迪奥拉见招拆招,费尔南多换下伊希纳乔加强防守,萨内换上斯特林压制卢克-肖,德布劳内突前继续骚扰曼联防线,变阵433的曼城,守住2-1的胜果。这场曼市德比,焦点人物都有很抢眼的表现。伊布抓住布拉沃失误,“辕门射戟”破门成功;穆里尼奥开局布阵失误,半场强力纠错;曼城的前45分钟展示瓜迪奥拉大师级功底;博格巴迷失半场,变阵后又找到些许存在感;萨内临危受命压制曼联左路进攻……尤其是最后阶段,曼联疯狂长传冲吊猛攻,曼城壮烈般的全线退守,不像是过去瓜穆大战的情节。但不变的是,瓜穆对决带来的精彩、激情,一直没有减弱过。
本文来源:体育
作者:Nino
责任编辑:
刘陆_NS7190
本文系独家约稿,享有独家版权授权,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1
2
3